找到相关内容648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工夫理论与境界哲学

    工夫理论与境界哲学  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检讨  杜瑞  本文全文由中国哲学教室(http://huafan.hfu.edu.tw/~bauruei/)提供,特此致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言:  本文对禅宗哲学的讨论,是在一个中国哲学整体研究的方法检讨的进路中来进行的,是对于中国哲学的功夫理论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方法的使用尝试,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1954936.html
  • 朱熹哲学的研究进路

    立场,笔者并未采取。因为笔者并不以为邵雍是道家哲学立场,笔者也不以为朱熹将邵雍明确定位为道家,参见:杜瑞,2004年6月, <邵雍儒学建构之义理探究>,《 华梵人文学报》第三期,页75至124。国科...,例证极多,兹不繁引。   [8] 参见:杜瑞,2004年8月, <从朱熹鬼神观谈三教辩证问题的儒学理论建构>,《东吴哲学学报》第十期 页55至92。   [9] 关於程颢哲学的理解定位问题,笔者曾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3455868.html
  • 大乘大义章探究

    大乘大义章探究      华梵大学哲学系杜保瑞   摘要:   本文针对鸠摩罗什与慧远大师的佛学问答所辑成的《大乘大义章》进行理论探究,藉由哲学观念之解析,彰显鸠摩罗什对中国大乘佛学义理的理解...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2560012.html
  • 华严宗形上学命题的知识意义

    华严宗形上学命题的知识意义  杜瑞 台大哲学系副教授  摘要:  本文以讨论华严宗哲学的知识意义为目标,首先说明《华严经》的著作意义,其次说明华严宗派的成立意义,以及华严宗教义宗旨的哲学意义。本文...之他力者。兼此二信,即能起大乘之大信。”《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》学生书局印行,一九八零年三月四版,页二四五。另见,杜瑞:“诸佛护持之真如薰习作用非是根本因而是外力助缘,此外力助缘依于诸佛发愿念力亦为一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260021.html
  • 金刚经的无相境界

    初稿完成于二○○二年五月三日星期五。  [2] 本文作者为杜瑞,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,一九九三年获台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,专攻中国哲学,并有个人网站,杜瑞的中国哲学教室。http://www.hfu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560025.html
  •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学报,修定版完成于二○○三年六月二十二日。  [2] 作者杜保瑞,现职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,一九九三年台湾大学哲学博士,专攻中国哲学,并有个人网站:杜瑞的中国哲学教室。http://www.hfu.edu.tw/~bauruei/  [3] 关于中国大乘佛学的理论研究,作者曾撰文探讨若干课题,并始终对准佛教哲学真理观之证立的方向进行探究,本文之作亦为此一工作目标之一进程。参见作者网站。:杜瑞,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060030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的知识意义探究

    人文学报》第 一期 页209至242。  [2] 作者杜保瑞,现职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,一九九三年台湾大学哲学博士,专攻中国哲学,并有个人网站:杜瑞的中国哲学教室。http://www.hfu.edu.tw/~bauruei/  [3] 关于中国大乘佛学的理论研究,作者曾撰文探讨若干课题,并始终对准佛教哲学真理观之证立的方向进行探究,本文之作亦为此一工作目标之一进程。参见作者网站。:杜瑞,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360070.html
  • 以梵语文献为中心看禅的起源与流变

    以梵语文献为中心看禅的起源与流变  张胜  内容提要 禅作为佛教等教派的修习功法,源于印度史前土著居民的农业母系社会。所谓“禅”,其实是印度瑜伽修习的一个高级阶位dhyana(禅那)读音的略译。...的辨证思维。历史告诉我们:遁世离俗的宗教是缺乏生命力的,它必然会走向萧条,直至死亡;而人世的,与社会圆融的,与时俱进的宗教则有旺盛的生命力,它会越来越繁荣辉煌!  〔张胜,男,1938年生于河北藁城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1963118.html
  • 佛教史学的形成与发展

    佛教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 谢成   中国佛教史学[1],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与发展逐渐形成的。它一方面适应着佛教在中国传布的需要,另方面又深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。通常人们只把它作为佛教史的一个分支,仅从佛教史、社会史等角度来审视某些佛教史籍的史料价值,却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史籍的史学意义。其实,佛教史学应该属于交叉学科。这里,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谈一点关于佛教史学的发展源流。  佛教自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4464484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(1)

    起信论完整版 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  杜瑞  台湾大学哲学博士  华梵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电子信箱:dbr@whpq.com  摘要:  本文就《大乘起信论》进行义理疏解,以其作为佛教哲学理论体系之一员而疏解其义理之建构,其以众生心为论述主旨,实为以修行成佛问题作义理主轴,其以众生心之真如生灭二门述说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存在架构,由众生真如主体意识之自作功夫而述说成佛境之终于可能,...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367297.html